连拖带拉的看完了《一号国道》,不得不说这个大苏从巴厘岛开始到主君之前的作品简直都是以给人添堵为终极目标的。不光光是赚眼泪,还让人次日隔天的都心里咯硬,不吐不快。
原本不打算看《国道》,因为以为是纯战争片,而我素来不爱看战争暴力片。后来看到一些剧情,发现有粉红,再后来看到一些视频,发现粉红有激情,再再后来我把其他大苏的戏都看的七七八八,却依然被迷的七晕八素.....如此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我还是采用"自主式"看剧法把这部戏看完了。
纵是我这么喜爱大苏,也忍不住要说这个戏前半段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傻缺情圣,从哪个角度,也很难说服我那么一个民族文化下的男人怎么可能满脑子只有一个女人来支撑所有人生的决定,而置民族、大义、国家、军人天职全部一切于不顾。演的再用心也没法让人对这个基本的设定有所赞同,哪怕男女主的动机频频被编剧用"珍惜生命"和"活着才有一切"来洗刷。好在后半段戏慢慢把他别回来了......然,又给男二若干光辉的褪变过程,让人不知不觉更赞男二的新新闪光点了.....鉴于这片子是本子完全的情况下开拍的,我选择相信是本子的先天不足,而非大苏在演绎方面的缺憾。
前半部戏的傻缺们当中集大成者还不是大苏,而是女主那个得了痨病、缺根筋、对家人和下人无情无义却拖累了她们的亲北韩南劳党大哥。一直到他引爆自己之后,这编剧好象才可以用比较正常的思维来编故事了。
后半部戏,确切的说是从原二中队长参宿被冷枪打死、大苏根据遗言而成功"上位"成中队长开始,更多人物关系逐渐拉紧、冲突加强,加上女主哥哥这粒老鼠屎的离去,算是掰回了几成,把前半部松散拢不起来的细枝末节该掐的掐该捋的捋,展现给观众除了爱情之外的战友感情和大爱,打动人的地方反而更多更有力了。这部分里,不仅是大苏的表演见了功力,男二和二中队的队员们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因为简单来讲,戏要好看,必定不能是独角戏,有来有往方见精彩。
大苏在剧里的眼神啊,无论是对爱人的深情、作为指挥官的果断、对战友的包容、对男二的从恨到爱(插一句:最后两集我觉得说他俩是好基友之爱都不为过好吗!),还是对战争的恐惧、在短暂心理失常期间的空白,都演的.....我不能说都那么到位,但是为什么都那么深深的吸引我呢......好了,请叫我苏家脑残粉,我不介意。
至于粉红,我一贯盼望看大苏的表演,因为他能在惯常的15+套路里适当加入苏式激情,让人觉得,呀,他其实是来了一点真的,可是完全适合剧情需要,虽然没有过火,却着实是撩了一下观众的小心脏,砰砰,瞬间快跳了好几下!盼望下次戏里能有个好女主能坦然接招,制造点儿霹雳啪啦的小火花呀。
然后全剧赚了我热泪的地方,居然是最后半集,当两个80多的老头子终于在首尔相见的那个拥抱。一年多突然降临的战争,并不能认知和认同这场战争的意义的普通平民,卷携着对生命与爱情的渴望,冲撞着各种人性百态,却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只能任凭命运之手的摆布。守护了60多年的约定,在两个当事人最终活着相见的时候,带给他们、带给旁观者的震撼有多大,戏剧里只能窥见一斑而已,而在那场战争和其他类似战争里,这样的故事又何止一件两件!说到这里怎么也避不开剧里塑造的中国抗美援朝军。有很多人对剧中吹着锁呐的人海部队形象吐槽很多,我自己的感受是本剧其实在对朝鲜和中国部队的涉及上已经在尽量淡化,起码没有类似"手撕日本鬼子"的荒唐戏码上演。但毕竟是战争中一方的艺术创作,观众学会从他方的角度来看一场给四个国家的平民们带来伤痛的战争,也不是那么立场错误的事情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